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作者: 时间:2024-03-14 点击数: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为2020年新获批本科专业,依托学院计算机学科传统优势,将建立“地方性、应用型、信息化、开放式”专业作为办学定位,以“数据学科理论敦实、工程开发能力全面、市场需求结合紧密”为导向,采取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掌握数据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清洗、存储、处理与分析、可视化与应用等技术,具备面向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能力,能胜任大数据工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全面覆盖行业前沿领域,下设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方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

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方向:专注于探索智能算法的奥秘,培养学生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领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储备高端人才。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向致力于数据保护技术的深入研究,涵盖数据加密、隐私保护、安全审计及风险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旨在打造坚实的数据防护盾,确保信息时代的数据安全无虞。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聚焦于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通过教授Hadoop、Spark等大数据技术框架及数据可视化工具,培养学生在海量数据处理与分析方面的专业技能,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决策。

二、核心课程

主要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Linux系统管理、Scala函数式编程、大数据技术基础、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流处理框架、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和内存计算框架、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数据库安全、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

三、特色优势

教改实验培养精英化结合学习方向分别设置智算精英班、安全先锋班、数届领航班

专业社团实践特色化

大数据Dream服务联盟社团成立于2024年6月,社团秉承“乐学共进、互助前行、矢志不渝、团结创新、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激励自我、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社团根植于学院沃土,致力于服务全校师生坚持理论学习、勇于开拓与实践探索。社团不断强化内部凝聚力,深化内涵建设,旨在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创新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服务平台,为专业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师资力量建设团队化

现有专业教师9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2人,硕士7人;校级学科后备带头人1人,兼职校外硕士生导师2人。分别由院长、专业负责人组建科研团队1个、教研室主任、校级学科后备带头人组建教学团队1个。

教学成果获得多元化

指导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余项,主持省级教改包含重点项目共计6项。主持教育部产学研项目6项,教育部就业育人项目2项,校级在线(混合)课程2门。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加“建行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黑龙江省赛区银奖2项,已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出版优秀专著1部、教材2部。

学科竞赛参与全员化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现有152人,截止2024年12月累计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软件著作权、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179人次。

就业前景发展高质化

学校与多家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东方瑞通、苏州驰星等10余家企业签订了稳定的合作协议。这些企业可以提供丰富的实习资源和实践平台,能够满足我们的实习和就业需求。

该方向毕业生可专注于数据防护,确保数据安全,是各行业不可或缺的技术守护者,就业前景稳定且需求持续增长。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大数据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该方向人才缺口大。毕业生可在金融、医疗、教育等多领域从事数据开发、分析等工作,市场需求旺盛,职业发展机会多。

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化

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方式,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实践和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添加实时反馈机制,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也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5年3月)




版权所有大庆师范学院 黑ICP备12004996号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公安机关备案号 23060402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