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内涵,提升志愿宣讲的专业性与感染力,7月10日,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智核星火·计信先锋”两弹一星志愿宣讲团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研学活动。通过近距离触摸航天历史、感悟航天精神,为后续宣讲工作积累了丰富素材与实践灵感。

溯源航天历程 触摸硬核科技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作为展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收藏了从早期导弹模型到现代航天器部件的大量珍贵实物与史料。研学中,宣讲团成员依次参观了“航天历史沿革”“航天器技术原理”“哈工大航天贡献”等展区。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故事到“神舟”系列飞船的突破创新,从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历程到深空探测的前沿成果,一件件实物展品、一段段影像资料、一个个生动案例,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艰辛历程,更深刻理解了“两弹一星”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核心要义。



聚焦精神传承 碰撞宣讲思路
研学过程中,宣讲团成员不仅专注于史料收集,更围绕“如何让‘两弹一星’精神贴近青年群体”展开了现场讨论。针对航天馆中“哈工大与两弹一星”的专题展区,成员们重点梳理了高校科研工作者在“两弹一星”工程中的突出贡献,探讨了“学术报国”“科技为民”等理念与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的连接点。
宣讲团将结合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学科特色,从“科技传承”切入,讲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以智慧突破技术封锁的历程,联系当下青年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增强宣讲代入感。


凝聚奋进力量 续写宣讲新篇
此次研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更是一场精神的“补钙”。走出航天馆,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学习,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从“文字记忆”变成了“情感共鸣”,对宣讲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更加坚定。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智核星火·计信先锋”两弹一星志愿宣讲团将结合此次研学成果,打磨精品宣讲课程,面向社区、全校师生等开展系列宣讲活动,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激励青年成长的精神养分。

(一审:刘烁 二审:苏鸿鹏 三审:刘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