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应知应会小课堂(一)

作者: 时间:2025-05-02 点击数:

校史校情

《大庆师范学院章程》第九条: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办学育人,建设地方 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铁人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适应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办学特色: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办学育人

办学理念:质量立校,追求卓越

校训:自强不息,臻于至善

校风:笃学 博学 敬业 精业

学风:笃学 求实 创新 乐群

学校校歌:《烛光颂》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的9月24日

校旗

学校校旗为红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启功书写的校名。

校徽

学校校徽为双环圆形徽标,中间为层层展开的书页和油田抽油机图案,抽象成“师院”的汉语拼音字头“sy”,下部“1965”为学校建校时间;外环上方为“大庆师范学院”校名,下方为学校英文译名大写 “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大庆师范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学校“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战略定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大庆,服务龙江,面向全国,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铁人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适应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科专业定位:构建“一基双新”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不动摇,强化教师教育学科引领,打造幼小教、语数外、理化生、音体美等卓越精品师范;坚持为地方现代服务业和石油化工产业服务不动摇,促进教师教育、经管法政、文化艺术、信息技术、石油化工、生物工程等学科专业交叉协同;整体推动教师教育、新文科、新工科集群化发展。

类型层次定位: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

办学特色定位: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办学育人,构建“一基双新”产教深度融合、学科专业一体化的集群发展模式。

(二)学校“十四五”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紧密对接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一基双新”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和集群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和科教融合、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有效运行,以产出导向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符合现代大学要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办学育人文化底蕴更加厚重,建成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

主要指标:

——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增本科专业 1-2 个,撤销、停招本科专业 7-9 个,全日制本科生规模达到 13000 人左右;2-3 个专业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省级及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达到 12 个左右;获批省高等学校特色师范教育基地;省级一流课程总量达到 20 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 1-2 门;完成产教融合、政校融合多方协同育人实践项目 10 项;立项省级新文科项目 3-5 项,力争国家级新文科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立项校级教改项目 200 项以上,立项省级及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60-80 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2-4 项。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力争不低于全省同类高校平均水平,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行业及专业对口率达 50%以上。

——在科技创新服务方面,新立市局级(含)以上项目 450 项,其中国家级 4-6 项,省部级(含)以上科研项目 150 项;获市局级(含)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240 项,国家级科研成果保持年度递增态势;全口径科研经费和技术推广收入达到 4000 万元。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生师比为 18:1 左右,专任在职在编教师达到 600 人左右;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博士研究生 100 人左右,柔性引进人才 30 人左右;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占专任教师的 25%左右,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10%左右“;双 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于 45%。

——在基本办学条件方面,新增建筑面积 3.8 万平方米;争取年均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超过 1000 万元。(一审:刘烁 二审:苏鸿鹏 三审:刘彰基)

版权所有大庆师范学院 黑ICP备12004996号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公安机关备案号 23060402000015